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及时掌握各创建单位工作进展情况,2019年7月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对首批入选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下简称“双创”工作)的创建单位展开跟踪调查。在梳理分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上各创建单位信息发布情况、部分创建单位报送的9—10月常规信息基础上,形成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一、信息报送情况
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各创建单位严格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表教育部党组关于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部署,对照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布工作进展情况,主动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报送月度信息。
(一)思政网展示情况
1.信息发布数量
大多数创建单位能够按照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地对工作情况进行发布。9月、10月期间,共有508家创建单位在思政网上进行了信息发布,累计发布信息4958条,不同类型创建单位平均信息发布量差异较大(见图1)。部分创建单位未能按照要求发布信息,有358家创建单位的信息发布量为0,其中标杆院系24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47个,样板支部287个。对比前两个月情况看,不能按时发布信息的单位数量有所增加。
图1 9月、10月各类型单位信息发布情况
绝大多数创建单位能够按照要求总结自身经验,及时宣传推广。但是,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积极性整体上有所下降,无信息报送的单位数量明显增加。在部分创建单位中仍存在信息批量导入的现象,表现出思想重视程度不高,对平台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到位。
2.信息阅读量
大部分创建单位比较重视信息宣传,使发布信息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9月、10月期间,各创建单位在思政网发布信息总阅读量逾8.3万次。平均每条消息阅读量为16.82次,较前期的发布信息平均阅读量有所下降(见图2)。有17家单位篇均阅读量达100次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单位发布信息条数在5条以内,这些单位以“少而精”的模式宣传推广,集中精力做优少量信息。如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9月、10月期间仅发布1条信息,但浏览量逾400次,说明该条信息被广泛传播,受到较多关注。相比较看,部分单位发布信息条数多,但篇均阅读量较少。如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9月、10月期间共发布信息56条,但篇均阅读量仅为5.4次,其中部分信息自发布以来便无人阅读,难以起到切实的宣传推广作用。
图2 不同时间段思政网信息篇均阅读量情况
大部分创建单位能够通过发布高质量信息、广泛推送宣传提升阅读量,部分单位逐渐形成了可参考借鉴的信息写作和推广模式。同时,单条信息平均阅读量仍然不高。经调查,多数单位常规信息的影响仅限于内部,未能形成多样化的传播扩散途径,无法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二)月度信息报送情况
从信息报送数量看,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各创建单位积极进行月度信息报送(见图3)。9月期间,正常报送常规信息的单位有183家,其中示范高校10家,标杆院系9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81个。另外,有61个样板支部主动对“双创”建设情况进行报送。未进行信息报送的单位共有27家。10月期间,正常报送信息的单位有175家,其中示范高校9家,标杆院系89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77个。另外,有43个样板支部主动对“双创”建设情况进行报送。未进行信息报送的单位共有35家。
图3 9月、10月各类单位常规信息报送情况
绝大多数创建单位能够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及时报送常规信息。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创建单位的常规信息报送积极性有所下降。此外,仍有部分单位未能按时报送。这些单位应严格对照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双创”工作抓深抓实,抓出效果。所在高校党委应加强对创建单位的常态化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取得建设成效。
二、内容分析
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上发布的信息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接收的信息来看,各创建单位主要从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理论根基、提升组织力、党建与业务融合等方面展开“双创”工作。
(一)推进政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探索符合党中央要求的和高校特点的党建路径。在推进“双创”工作的过程中,各创建单位始终高扬红色旗帜,强调理论指引,牢牢把握党建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以党章党规为根本遵循,注重制度规范,以严明的政治纪律推动新时代的政治建设;始终秉持文化引领、政治导向的原则,大力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重庆大学党委依托主题党日开展“红岩精神进重大”“让烈士回家”系列爱国主义活动,利用学校革命教育资源举办“共和国不会忘记——重庆大学红岩英烈事迹展”主题展,将红岩精神融入校园,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初心使命。同济大学党委组织多个单位处级领导干部聚焦“遵章守纪懂敬畏”进行相关内容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先锋课堂讲师团”代表进行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宣讲。分别以“力量之源、信念之柱、前进之路”和“挺起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脊梁”为主题,讲述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启迪听众厚积理论沃土、牢筑信念之基。
(二)提升思想引领,筑牢新时代高校办学育人的精神根基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必须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新时代高校办学育人的精神根基。在推进“双创”工作的过程中,各创建单位始终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形式多样化,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工程;学习方式便利化,创新宣传手段,推进新闻舆论正能量领引。东北大学党委先后召开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主题教育推进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工作。并对全体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党史国史教育、学习先进典型教育等,观看建国70周年观礼直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影片,举办“爱党·爱国·爱智慧”知识竞赛等活动。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党委结合主题教育,在学院设立两块彩色电子宣传屏,搭建效果明显的宣传平台。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突出“以身边榜样教育身边党员、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邀请退休教师,教授讲党课。
(三)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各级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生根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双创”工作中,各创建单位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纯洁性,突出政治功能,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各创建单位坚持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发挥主体作用,加快党员队伍组织规范化建设进程;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加强党建联动,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进一步完善《信息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等党建工作机制建设,规范和明确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等制度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促进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南开大学哲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严格规范党员发展流程,通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升积极分子及入党申请人理论水平、政治涵养和党性觉悟。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将“约饭”融入“红色帮扶”,持续开展“今天你‘约饭’了吗?——餐桌上的‘零距离’”活动,由支部党员扩大到入党积极分子,切实做到“在生活中党建,在党建中生活”。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系党支部加强与新经济组织和新媒体内党组织的联系,与网络新媒体平台哔哩哔哩就支部共建合作达成了合作意向,使党建工作紧跟时代步伐。
(四)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必须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创建单位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根基,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校教学科研发展,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创新育人理念,激发人才培养活力;依托党建发展,搭建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师德师风,发扬先锋模范作用。西安外事学院党委建立“学院+书院”人才培养体制,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相融合;融通“教、管、育”,完善管理机制,实行一站式教育管理。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率团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围绕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召开“基层党建与一流学科协同发展机制”研讨会,不断完善学院基层党建工作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协同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交流会,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享和研讨如何将思政实践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展现了深厚的政治素养和奉献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怀与使命担当。
三、工作总结
各创建单位在9月、10月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相关活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从理论学习、品牌建设、理论宣传、社会实践、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实现学校宣讲团导学、学院班子领学、支部党员践学。
高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目标要求,认真部署学校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院(系)党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领导班子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单位调研、与教师职工座谈、走访学生支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围绕党支部建设、“三全育人”、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建设、教学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师生党支部始终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于支部建设中。做好理论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发挥支部特色和优势深入社会实践,服务师生、回馈社会,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工作方法,创立典型示范,着力把党支部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力量。
各创建单位围绕“双创”文件要求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各高校党委、各创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但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如存在信息报送不及时、报送内容质量较差、格式不规范、信息重复报送等现象,反映出部分创建单位对“双创”工作认识不够深入、政治站位不高、投入精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各创建单位需对标文件精神、对接工作实际,努力做好表率,带头谋创建、齐心抓共建,把“双创”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当好“领头雁”和“排头兵”。
精益求精抓示范,久久为功抓质量。各创建单位要严格对标看齐,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培育为基、重在建设、典型引领、整体推进,在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上当好标杆,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当好标杆,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上当好标杆,在引领学校改革发展上当好标杆,以点带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国高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全国高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