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月度分析报告(2020年9-10月)

    发布人:宋琴婷发表时间:2020-11-18点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质量党建、精准思政工作向高校延伸,及时把握和了解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下简称“双创”工作)的推进情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对第二批10家示范高校、99家标杆院系、999家样板支部和首批100家“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实施跟踪评估。在梳理分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以下简称“育人号”)上各创建单位信息发布情况、部分创建单位报送的910月常规信息基础上,形成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一、育人号信息发布情况

    910月期间,共有895家单位在育人号上发布信息,其中,示范高校9家、标杆院系94家、样板支部792家,有213家单位未进行信息发布。

    从各创建单位的信息发布数量来看910月期间,3种创建类型单位在育人号上共计发布信息12285条。示范高校平均发布信息62.9条,标杆院系平均发布信息16.9条,样板支部平均发布信息10条(见图1)。

    从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浏览量来看910期间,3种创建类型单位在育人号上的发文浏览量达到134149次。其中,浏览总数在1000次以上的有21家单位,示范高校中浏览量最高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3937次;标杆院系中浏览量最高的为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达到5526次;样板支部中浏览量最高的为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达到16158次。

    从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点赞数来看910月期间,3种创建类型单位在育人号上的发文点赞数达到188673次。其中,有14家单位的点赞数达到1000次以上,有80家单位的点赞数达到100次以上。示范高校中点赞数最高的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达到2486次;标杆院系中点赞数最高的为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达到4013次;样板支部中点赞数最高的为菏泽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党支部,达到97790次。

    从各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指数来看910月期间,在已经发布过信息的创建单位中,示范高校的平均指数为207.25,标杆院系的平均指数为20.59,样板支部的平均指数为22.49

    整体来看,各类型创建单位在910月发布信息积极性较78有所提高。示范高校的信息发布数量与质量相对较高;标杆院系在信息发布数量、平均浏览量和平均指数上均略高于样板支部,在平均点赞数上则明显低于样板支部。

     

    1 各类型创建单910育人号建设情况

    910月期间,各类型创建单位抓住全面复学契机,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党建工作新要求,贯彻落实部党组“四个一”行动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返校复学、事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从“育人号”信息发布情况看,大多数创建单位能够及时在“育人号”平台上宣传推广自身党建成果与先进经验,发挥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示范高校在信息发布数量与质量上普遍较高。但仍有部分创建单位未能按照要求及时发布信息或阅读量、点赞数较少,这些创建单位还需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积极性,打造好思政网“育人号”平台宣传阵地,主动树立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极个别创建单位“育人号”数据与同期同类型创建单位相比差异较大,数据存疑,这些创建单位应在宣传推广“育人号”信息的同时高度重视数据真实性,通过不断提升发布信息质量扩大影响,确保党建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二、常规信息报送情况

    9期间,第二批“双创”单位中176家通过育人号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报送月度常规信息。其中,示范高校8家、标杆院系69家,另外有99个样板支部主动进行了信息报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有63家报送了月度常规信息。10月期间,共有95家单位报送月度常规信息。其中,示范高校3家、标杆院系49家,另外有44个样板支部主动进行了信息报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有52家报送了月度常规信息。从报送的内容来看,910月期间,各创建单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双创工作。

    1.筑牢政治建设根基,永葆高校党建引领的政治本色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首要任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实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然要求高校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完善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会议制度,启动学部院系级党委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第二轮专项督查工作,对学院部系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政治体检”和“集中会诊”。西北工业大学党委积极推进制度保障工程,发布《西北工业大学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善能下实施细则》通知,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牢牢落实主体责任,召开全校意识形态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暨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分析研判会;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暨警示教育大会,促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2.强化思想引领实效,严守高校意识形态理论阵地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切实履行起职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制作“四老”宣传片——《初心·使命》,访谈学院老支书并邀请其为预备党员、积极分子讲党课,通过宣扬老一辈党员为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加强新时代青年党员党性修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党委积极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组织召开“润物无声——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暨专业思政建设交流研讨季”,遴选出11门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重点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召开全体思政工作队伍政治理论专题学习研讨会,组织思政工作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3.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以组织设置、支部共建与制度设计为抓手,扎实推进教师党支部建在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社会服务团队上,实施教师党支部结对共建行动,打造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2020年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工作者培训、党员培训,设置课程学习、主题研讨、心得撰写、在线考试等环节,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教工第二党支部健全完善制度方案,制定《药学系教工二支部样板支部建设方案》和《药学系总支教工二支部党员结对制度》等制度,落实困难师生帮扶机制,保障支部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强化党建合作共建,共谋发展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为进一步提升党建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部分创建单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探索党建共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新路径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与铜川照金纪念馆、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延安学习书院等多地合作,建立“三全育人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对点支持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能源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与对点社区合作共建,要求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参与社区党建活动、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南京农业大学观赏茶学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积极发挥科技智力帮扶产业作用,利用农机耘平台、电话以及到生产一线等方式向对点帮扶村庄开展技术培训,实现技术扶贫、技术脱贫。

    5.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实效

    改革创新是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必由之路,创新推进特色党建、党建品牌和党建载体,有利于扩宽党建工作广度、深度和精度。武汉东湖学院党委积极打造“互联网+党建”的智慧党建管理平台,与科技公司达成协议,针对党员服务、党务工作、党员宣传、党员培训教育、互动交流等方面提升党建效率和效用。四川农业大学园艺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举办“园艺系‘党建+育人’专业面对面之汶川脆李”活动,成立“科技助农”党团联盟,深化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合育人项目,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特色。鄂州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初步形成以党建引领,一心多级“1+N”实践育人模式,聚合教师队伍,贯通教育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助力精准扶贫新常态,推动“党建+创业”双融合,以“党建+科技+扶贫”为抓手,组建了学生党员“益民”服务队,以“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农户提高销量,促进产业脱贫。

    三、工作总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在有效防控疫情同时,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经济生活秩序逐步恢复。9-10月期间,各创建单位围绕“双创”工作展开了丰富的创建活动。

    示范高校在新学期学校全面复课复学、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背景下,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总结经验做法,分析问题挑战,提出意见建议,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部分创建单位在国庆前后,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红色教育、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红色观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标杆院系着重围绕破除“中梗阻”现象,抓好党建重点任务,逐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开展集中学习,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常态化、灵活化,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把好“思想关”。部分创建单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师思政先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研讨,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持续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讲话精神和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增强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题教育“回头看”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专题教育等系列工作,党内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党内团结的政治自觉更加强烈,党员意识更加强化,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样板支部聚焦标准化建设,对标“双创”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充分保障、工作上措施到位。教师支部组织支部党员收看示范战“疫”微党课,深刻学习体会抗击疫情、防控疫情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师生的责任担当。学生支部组织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四史”学习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提高自身觉悟和理论水平。

    下一步,各创建单位应围绕“双创”工作重点任务,严格做到“六个过硬”“五个到位”“七个有力”,积极发挥培育创建单位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学习、抓载体、抓品牌、抓阵地、抓典型,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27-67868922 邮箱:shuangchuang@mail.ccnu.edu.cn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