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质量党建、精准思政工作向高校延伸,及时把握和了解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下简称“双创”工作)的推进情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对第二批10家示范高校、99家标杆院系、999家样板支部和首批100家“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实施跟踪评估。在梳理分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以下简称“育人号”)上各创建单位信息发布情况、部分创建单位报送的11—12月常规信息基础上,形成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一、育人号信息发布情况
11—12月期间,共有732家单位在育人号上发布信息,其中,示范高校10家、标杆院系83家、样板支部639家,有376家单位未进行信息发布。
从各创建单位的信息发布数量来看,11—12月期间,3种类型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共计发布信息10267条。示范高校共计发布1132条,占比11.03%,平均发布信息113.2条;标杆院系共计发布1162条,占比16.49%,平均发布信息17.1条;样板支部共计发布7392条,占比72%,平均发布信息7.4条(见图1)。
从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浏览量来看,11—12月期间,3种类型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发文浏览量达到135208次。其中,浏览总数在1000次以上的单位有22家,示范高校中浏览量最高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3255次;标杆院系中浏览量最高的为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达到6322次;样板支部中浏览量最高的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达到26968次。
从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点赞数来看,11—12月期间,3种类型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发文点赞数达到95416次。其中,有20家单位的点赞数达到1000次以上,有66家单位的点赞数达到100次以上。示范高校中点赞数最高的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达到5846次;标杆院系中点赞数最高的为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达到1500次;样板支部中点赞数最高的为辽宁财贸学院会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达到15962次。
从各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指数来看,11—12月期间,在已经发布过信息的创建单位中,示范高校的平均指数为301.7,标杆院系的平均指数为28.90,样板支部的平均指数为28.00。
整体来看,各类型创建单位在11—12月发布信息积极性较9—10月均有所下降。示范高校活跃度普遍较高,信息发布数量、浏览量和点赞数均大幅高于其他两类创建单位;标杆院系在信息发布数量、平均浏览量和平均指数上均略高于样板支部,在平均点赞数上则明显低于样板支部。
图1 各类型创建单位11—12月育人号建设情况
11—12月期间,各类型创建单位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党建工作新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综合各创建单位在“育人号”平台上信息发布的总体情况,大多数创建单位能够按照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信息发布,及时对创建活动进行总结宣传,发挥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其中,示范高校的宣传积极性普遍较高,信息发布数量较为可观,且宣传范围广、规模大、成效好,但仍有个别高校未能按要求发布信息。大部分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能够做到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宣传推广,积极打造线上宣传阵地。但也有部分创建单位宣传积极性不高,如部分创建单位连续几月未发布信息或者只发一篇且阅读量较少,这部分创建单位还需进一步提升育人号宣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双创”工作建设成效和进展情况进行深入总结和宣传,同时也要利用好“育人号”平台对标优秀创建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查漏补缺,实现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常规信息报送情况
11月期间,第二批“双创”单位中有132家通过育人号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报送月度常规信息。其中,示范高校4家、标杆院系65家,另外有63个样板支部主动进行了信息报送。12月期间,共有94家单位报送月度常规信息。其中,示范高校3家、标杆院系47家,另外有44个样板支部主动进行了信息报送。从报送的内容来看,11—12月期间,各创建单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双创”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各“双创”建设单位在11—12月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四史”专题教育、迎接建党100周年“学习行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等,切实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准确领会把握全会精神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广泛开展“四史”学习,举办学生“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微党课大赛,并组织大学生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各类学生群体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持续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和研讨,学院教师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面向全校学生宣讲,学院学生宣讲团走进社区,用快板舞、采访、视频等新颖直观的形式为社区居民展开精彩纷呈的宣讲。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开设“四史”系列讲座、《延安十三年》通识选修课,推出“初心诵”诵读经典在线平台,组织青年学生赴延安、照金等地开展“四史”主题教学实践。江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协同离退休处龙山四支部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并赴宜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参观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学习和发扬红色革命传统。
(二)突出示范亮点,打造党建品牌。部分“双创”建设单位结合自身创建特色,打造党建品牌,创新育人模式,不断发挥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建立“互联网+”智慧党建品牌——东大建院党建学习平台,成立东南大学“微筑”青年学习社,发挥其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打造思政线下实体阵地——“两家两廊”,包括“E”立潮头、“E”心向党、“E”气奋发、“E”家人、“E”青年等若干板块,涉及学院发展历史、学院党建、创新创业、凝聚力建设、青年培养等内容,发挥环境育人功效。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党总支打造党建品牌“七彩党建”活动室,建成集学习培训、谈心谈话、办公阅读、理论宣传、风采展示等功能的活动室2间,满足党员党建活动需要。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打造党支部“党建理论宣讲活动品牌”,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推荐支部党员同志参加各级各类宣讲团队,站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战场,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强化党建共建,助力共赢发展。部分“双创”建设单位通过校企合作、阵地联建等措施,打造资源共享、多方联动、功能互补的党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在交流共建中实现共赢发展。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启动党建联盟计划,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扬州食品产业园党建共建,推动科研合作、教学实践基地等项目落地。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赴南通精华制药为党建共建基地揭牌,组织师生党员开展校企对接共建活动,并赴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共建活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党总支立足学院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校企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推进“党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新模式,努力形成党建引领有高度、育人模式有深度、服务地方有亮度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福州大学催化中心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同福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支部、福建久策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以党建共建为桥梁,加强三方合作与交流,创新政、校、企三维党建共建,不断提升党建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四)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党建质量。部分“双创”建设单位围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不断研究和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召开高质量发展党员工作暨“高水平”党员质量工程示范点创建推进会,对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要求,积极打造“高水平”党员质量工程示范点,扎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全面创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启动“高质量组织生活创建月”及质量评比工作,启动 “导学双创”师生党支部联建试点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坚持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系室重点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融入“党建品牌”和“测绘特色”,协力打造“师生党支部协同育人”“党支部引领学科建设”“党员导师思政课堂”“支部共建专业发展”“党员助力脱贫攻坚”“党员学长导师制”等党建案例和品牌,在推进创建工作上持续发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以“凝心聚力开展党建,航空报国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学生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支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工作总结
部分创建单位在11—12月期间围绕“双创”工作展开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内涵的创建活动。进入到2020年的收尾阶段,各创建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好冬季疫情扩散防线的同时,积极有序开展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线上宣传、党建共建等系列活动。
示范高校持续发挥在全国高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培育创建工作。立足新发展格局,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旗帜;抓好顶层谋划,促进党建引领与中心工作双向融合;强化政治担当,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不忘教育初心,筑牢立德树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用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工作。
标杆院系始终认清和找准身为“院系标杆”的角色定位,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与兄弟院校、校外企业、地方社区、政府机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支部共建活动,以党建推动院系事业内涵式发展。将党建与院系的教学、科研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做到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逐步实现“对标争先”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推进院系党建工作高质量内涵发展。
“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高度重视党建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强党建新媒体建设,充分运用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种新兴网络平台发布正能量内容,教育合格党员,培养时代新人,强化育人效果,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学科发展、教学科研、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紧密融合,在党建和业务方面同时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
样板支部不断强化自身作为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和战斗堡垒的自我认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党日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党建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进一步规范支部组织生活,培育特色突出的支部品牌并长期不断提炼、打磨,使得支部品牌得到推广、复制和持续发展。促进党建与教育融合、专业与思政融合、德育与知识并行、理论与实践并重,践行立德树人宗旨。
从信息报送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未按要求发布和报送信息。这部分单位在今后应进一步提升信息发布和信息报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收官“十三五”,迈入“十四五”之际,各创建单位要积极谋划新时期党建工作规划。以“百年行动”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学习·诊断·建设”行动,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压紧压实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实施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要求,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强基导向,认真补足党建短板,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出台举措,增强实效。同时,积极凝练党建工作特色,确定以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着力提升组织育人工作质量,立标准、树标杆、促后进,使党建工作体系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