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质量党建、精准思政向高校延伸,及时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下简称“双创”工作)的推进情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对第二批10家示范高校、99家标杆院系、999家样板支部、首批及第二批200家“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实施跟踪评估。在梳理分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以下简称“育人号”)上各创建单位信息发布情况及部分创建单位报送的1—2月常规信息基础上,形成动态分析报告如下。
一、育人号信息发布情况
1—2月期间,共有538家单位在育人号上发布信息,其中,示范高校7家、标杆院系59家、“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30家、样板支部442家,有669家单位未进行信息发布。
从各创建单位的信息发布数量来看,1—2月期间,4种类型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共计发布信息5703条。示范高校共计发布366条,占比6.42%,月平均发布信息数量18.3条;标杆院系共计发布711条,占比12.46%,月平均发布信息数量3.59条;“双带头人”共计发布208条,占比3.65%,月平均发布信息数量1.04条;样板支部共计发布4418条,占比77.47%,月平均发布信息数量2.21条(见图1)。
从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浏览量来看,1—2月期间,4种类型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发文浏览量达到87994次。示范高校月平均浏览量为93.2次,标杆院系月平均浏览量为53.46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月平均浏览量为11.38次,样板支部月平均浏览量为36.67次。其中,浏览总数在1000次以上的单位有19家,示范高校中浏览量最高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1072次;标杆院系中浏览量最高的为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达到5350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浏览量最高的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工与通运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达到1206次;样板支部中浏览量最高的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达到11022次。
从各创建单位发布信息的点赞数来看,1—2月期间,3种类型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发文点赞数达到90254次。示范高校月平均点赞数为210.8次,标杆院系月平均点赞数为12.1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月平均点赞数为1.05次,样板支部月平均点赞数为41.77次。其中,有11家单位的点赞数达到1000次以上,有43家单位的点赞数达到100次以上。示范高校中点赞数最高的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达到3799次;标杆院系中点赞数最高的为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达到948次;“双带头人”中点赞数最高的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工与通运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达到119次;样板支部中点赞数最高的为辽宁财贸学院会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达到48627次。
从各创建单位在育人号上的指数来看,1—2月期间,在已经发布过信息的创建单位中,示范高校的月平均综合指数为51.81,标杆院系的月平均综合指数为6.44,“双带头人”的月平均综合指数为1.63;样板支部的月平均综合指数为7.06。
整体来看,因包含寒假在内,各类型创建单位在1—2月发布信息积极性较2020年11—12月均有所下降。示范高校活跃度普遍较高,信息发布数量、浏览量、点赞数以及综合指数均大幅高于其他三类创建单位;“双带头人”整体积极性较低,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类创建单位;标杆院系在平均信息发布数量和平均浏览量上略高于样板支部,综合指数两者基本持平,平均点赞数上则明显低于样板支部。
图1 各类型创建单位1—2月育人号建设情况
1—2月期间,各类型创建单位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党建工作新要求,做好寒假期间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综合各创建单位在“育人号”平台上信息发布的总体情况,大多数创建单位能够按照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信息发布,及时对创建活动进行总结宣传,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其中,示范高校的宣传积极性普遍较高,信息发布的数量也较为可观,且宣传范围广、规模大、成效好,但仍有少数高校未能按要求发布信息。大部分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能够做到及时发布信息、宣传推广,打造线上宣传阵地。由于创建公布时间较短且处于寒假期间,“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育人号”平台上的活跃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类创建单位,只有部分工作室能按时上传创建内容。相较于前两月,各类创建单位活跃度和积极性明显降低,同时存在部分创建单位连续几月未发布信息或者只发一篇且阅读量较少的情况。这部分创建单位还需进一步提升育人号宣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双创”工作建设成效和进展情况进行深入总结和宣传,同时也要利用好“育人号”平台对标优秀创建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查漏补缺,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常规信息报送情况
1—2月期间,第二批“双创”培育单位中有132家通过育人号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报送月度常规信息。其中,示范高校6家、标杆院系61家,另有65个样板支部主动进行了信息报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有54家报送了月度常规信息,第二批工作室中有60家报送了月度常规信息。从报送的内容来看,1—2月,各创建单位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双创”工作。
1. 以筑牢理想信念为根本,全面强化高校思想引领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强化思想引领。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桥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背景下,各“双创”培育单位积极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打造以学科思政为理论引领、课程思政为主渠道、文化思政为融入方式、网络思政为新战线、日常思政为主阵地的“一体三维五结合”的宣传新模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党委围绕“引擎·堡垒·标杆”的“三维”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科研,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和科研思政育人体系,打造海工特色文化品牌,有效提升学科引领力和影响力。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排球运动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女排精神进入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展示,并将此课程作为一堂面向全院教师的“公开课”,共同提高课堂思政教学水平。
2. 以加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各“双创”培育单位牢固树立“质量是基层党建生命线”的理念,精益求精抓质量,精准施策补短板,精督细查促提高,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石河子大学党委建立“五项机制”标准化工作体系,即完善责任机制、建立“三级联络”机制、建立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定期自查机制、落实评议考核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开展“雁群工程”党建专题培训和党支部“互查互评互学”活动,推动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夯实基层党建基本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标准落实,为党建工作可持续稳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化学研究所党支部讨论通过《油气田化学研究所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考核自查报告》,坚持团结和带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 以响应国家战略为导向,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部分“双创”培育单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探索打造特色扶贫模式,发挥教育的造血赋能和战略支撑作用,对口帮扶青海、贵州、云南等多个地区,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第一党支部带领学生围绕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展开假期调研,完成《把脱贫攻坚的新胜利接续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调研报告。北京城市学院艺术工美党支部实施美丽乡村文化墙设计绘制引智帮扶项目,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项目,党群服务中心设计项目,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艺系党支部通过“云端”支部共建、购买扶贫产品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建、教育、科研和人才优势,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4. 以互助共赢为目的,切实推动党建合作共建
部分“双创”培育单位积极引导党建共联共建,加强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人才、科技、场地等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党总支以“红色引领、立体联动、全方位服务”为理念探索校企地“三维”党建共建模式,全力打造“三维红立方”党建品牌。长春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与20多家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深入的校企合作育人项目,修订了五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知识嵌于产业与行业需求,将“德育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上海海洋大学教工海洋科学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与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五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以虚拟仿真教学为媒介,开展海洋科普活动。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与“三农研习社”开展联建,打造“一体两翼”“一体多点”党建模式,建立了“理论社团+支部党建”育人新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三、工作总结
大部分创建单位在1—2月期间围绕“双创”工作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适时性、长效性的创建活动,开启了2021年党建创建工作的良好开端。
示范高校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升高校党建治理工作水平。1—2月期间主要对学年党建工作进行总结,固化工作成果。同时也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等线上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以贯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发挥党建示范的引领作用。立足自身实际,加强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条线支部的分类指导;好中择优,强化舆论宣传,彰显高校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特色;树立典型,通过以点带面,形成全局效应,全面提升示范高校育人和科研工作质量。
标杆院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发挥党建工作的定向引领和保驾护航作用。各创建单位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做到理论学习常态化、凸显作用实质化。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紧密围绕学校党建工作部署要求,严抓支部党建工作,立标准、树标杆、促后进,使党建工作体系更科学、更严密、更有效。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强化基层导向、坚持双向提升,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同时发挥头雁效应。各“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突出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提高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内容夯实业务能力,发挥党建与业务两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作用,切实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活力明显增强,形成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的发展机制与工作格局。
样板支部夯实基础、强化特色,落实立德树人实践探索。1—2月期间各支部规范有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思想、行动不放松,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各样板支部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主体责任,激励和督促各支部党员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争做先进。结合自身特色,坚持党旗领航、品牌创建,积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注重经验提炼和推广,力争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努力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学期末、新年始,各创建单位立足实际,强化基础工作,在高校党的建设和组织育人工作中走在前列、做出表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各创建单位应紧密围绕教育部相关部署,严格落实规定动作,积极做好自选动作,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庆祝建党百年行动。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四史”宣传教育精品文化项目。不断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做法、有益经验,强化各级党组织制度建设。同时,也应找差距、补短板,将其细化为党建落实的重点任务。继续提炼和总结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特色品牌,探索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样板支部高质量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